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鸟与荆棘第36节

——她要问出那个困扰了她很多天的事情。

但就在这个时候,桌旁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。

“不好意思,请问您是温主编吗?”一个大约四十出头的陌生女人走过来,试探的问。

在这一秒,所有与过去的连接都被生生切断了。

温梦回过神,抬起头:“对。”

“我是宋春娥的女儿,叫徐静秋。”对方露出抱歉的笑容,“公司刚刚临时有任务下来,所以到的晚了一些。我是不是打扰您二位说话了?”

温梦匆忙理了理衣服,站起身和对方握了一下手:“没有,我们刚才也是随便在闲聊,您请坐。”

徐静秋看向李彦诺:“这位是李律师?”

男人恢复了礼貌与客气,起身回道:“对,我是之前和您通过电话的李彦诺,很高兴见到您。”

独属于青春期的故事被让渡,借位给成年人的理智与专业。一切水过无痕,如同刚刚那场对话从未发生过似的。

——即便心中复杂的情绪仍在翻涌。

也只能暂时放下了。

三人落座,温梦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电脑。她努力定了定神,打开机器,把话题往理应发生的方向上引去。

“我之前听您女儿说,王老先生和您母亲曾经是好友。”

“对,他们算是忘年交,差了得有二十多岁,关系非常好。”

……差了这么多,理应没什么共同话题才对,又怎么会成为朋友的呢。

温梦愣了一下:“那他们是在琉璃厂工作的时候,变得要好的?”

徐静秋想了想,笑起来,眼角有些细细的皱纹:“对。其实真要说起来,还是挺长的一件事。”

记忆的灰尘被一点点抹去,展开的是一幅八十年代的图景。

徐静秋的父亲,也就是宋春娥的丈夫因为车祸走得早,给宋春娥留下三个孩子。

而徐静秋是年龄最小的那个。

当年粮票是按需供给的,不上班就领不到。即便拿到粮油票,想要吃个鸡蛋改善一下伙食,也很困难。

“我母亲拉扯着三个孩子,一直打零工,特别不容易。她在供销社做过一段时间的售货员,算是帮忙的那种。因为没有编制,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。直到后来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,能够去琉璃厂做学徒……”

也是在那里,宋春娥第一次见到了王宁德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